■学刊萃华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1-12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缘情“言志”与“中和”、“激切”之美

  ——诗、骚诗学思想浅论之一

  潘啸龙在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,不赞同将“缘情”从先秦时代提出的“诗言志”中分割出来并与之对立的意见。通过对诗、骚作品所体现的诗学思想的考察,证明先秦时代已有“缘情”作诗的自觉,“诗言志”纲领中既有与“政治、教化”联系的要求,亦有“吟咏情性”的内涵。“中和”之美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对和谐关系的反映,表现着哀乐之情抒发的一种常态。而在大喜、大悲境况下,诗歌情感表现就难以选择“不淫”、“不伤”的“中和”,而总要发为敢笑、敢怒的“激切”。从情感表现看,诗、骚作品兼有温婉有节的“中和”和“发愤”无羁的“激切”之不同取向,显示了“诗、骚”所体现的诗学思想,已涵容了审美的丰富多样性原则。

  20世纪初:中国女界新文体

  王绯在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,20世纪初的中国女界新文体,是在“文界革命”的社会背景下,在梁启超“新文体”主张与书写实践的示范下,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展开而自成其体的。以女界革命的文思入文,使之产生特有的应用魔力;从妇女解放运动的实际需要出发,打破古旧作文陈规,随心开放文体,使之收获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女子大手笔和难得一见的美文;采用与女子亲和的语言表达方式,使之对妇女人群“别有一种魔力”。女界新文体俨然成为一座通达女子现代新文学书写的“魔力”之桥,它不仅作用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、国家、妇女解放运动,也为五四时期乃至以后的现代女性书写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。(张书慧 辑)

上一篇:润州中学的“星光”     下一篇:文献学的历史脉络